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茂名大视野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
社区广播台

查看: 1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情暖中秋!东岸巾帼志愿队慰问特殊家庭,用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

[复制链接]

408

主题

406

帖子

4392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439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昨天 12:45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图文  冼燕玲   钟秋艳
中秋将至,圆月未升,暖意先行。9月27日,在东岸镇的街巷村落间,一支身着志愿红的队伍格外醒目——高州市巾帼志愿者协会东岸巾帼志愿队的队员们,肩扛手提着装着月饼、慰问金、大米与花生油的物资袋,脚步坚定地走向一个个特殊家庭,将节日的关怀与生活的希望,提前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。
才口村:一句承诺,温暖困境祖孙
才口村委会旺竹塘村的周家门口,老旧桌椅与墙角杂物勾勒出生活的拮据。屋内,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带着三个孩子相依为命:孩子父亲离世、母亲改嫁,爷爷又身患肝癌多年,家庭的重担压得老人喘不过气。
以后有困难就跟我们说,我们会常来看你们的”,东岸巾帼志愿队钟副队长蹲下身,轻轻抚摸着最小孩子的头顶,温柔的话语像一缕暖阳。当奶奶双手颤抖地接过慰问物资,反复念叨“谢谢你们,这下中秋能让娃们吃顿好的了”时,眼角闪烁的泪光,是感动,更是对这份善意的珍视。



甘川村:多份牵挂,点亮数个家庭
从才口村出发,志愿队的身影又出现在甘川村委会的村落里,将温暖送到更多需要的人身边。
在刘爷爷家,年过七旬的老人独自抚养7岁的小儿子,妻子早逝的伤痛尚未消散,生活的琐碎又接踵而至。队员们没多说客套话,径直将大米、花生油搬去厨房,转身便拉起老人聊起孩子的学习:“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有啥需要的学习用品,下次我们给你带来”,朴实的承诺里满是牵挂。
而在杨伯伯家,眼前的景象让队员们心头一紧——七十多岁的老人要同时照料两个患精神疾病的儿子、两个同样患病的儿媳,还有几个年幼的孙子女,生活的重压肉眼可见。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:有的帮着打扫院子里的落叶杂物,有的将月饼小心翼翼分成小份,逐个递到孩子们手中;当看到孩子们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,杨伯伯浑浊的眼睛里也泛起了微光,那是疲惫生活里被点亮的希望。
来到赖叔家,得知他与妻子均年过七旬,妻子和两个儿子还患有精神疾病,队员们耐心询问日常照料的难处,认真记下他们的需求,郑重承诺会帮忙对接社区帮扶资源,让这个在困境中负重前行的家庭,多一份坚实的依靠。



岑山村:一份陪伴,化解孤单与苦涩
慰问的最后一站,是岑山村委会岑山村的莫阿姨家。六十多岁的莫阿姨早已尝尽生活的苦:丈夫去世,儿子外出打工,儿媳离婚,她独自守着患有小儿麻痹症、双脚无法行走的孙子。
队员们轻手轻脚地将孩子从屋里抱到院子的长椅上,还特意拿出带来的儿童零食递到孩子手中,“娃要是想出门晒晒太阳,下次我们来接你们”。莫阿姨紧紧拉着队员的手,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,只反复说着“谢谢你们还想着我们祖孙俩,这个中秋不孤单了”——简单的一句话,道尽了这份关怀带来的温暖。



温情不止步,希望永生长
夕阳西下,志愿队的身影渐渐远去,但这份温情却留在了每个特殊家庭的心里。
东岸巾帼志愿队负责人表示,此次中秋慰问并非终点,未来会持续关注这些家庭的需求,定期上门探望,不仅要送去物资上的帮扶,更要用陪伴与鼓励,帮他们驱散生活的阴霾,重拾面对生活的信心。
月光会照亮夜空,而这份跨越街巷的巾帼温情,正以最实在的行动,让中秋的暖意渗透进每个角落,让希望在困境中悄然生长。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